您的癌症用藥有效嗎?
如何更精準挑選癌症標靶/化療藥物?
選擇CTC循環腫瘤細胞藥物篩檢,讓您提前精準掌握
癌症藥物的預期使用效果,標靶/化療藥物都可測,安全、有效、避免不必要的延誤與藥物副作用。
我們可以透過抽血約40mL,分離並培養其中的CTC,當細胞數量擴增到足量程度後,就可以進一步應用。例如,檢測癌細胞對哪些藥物有感受性,對哪些藥物有抗藥性,只要知道癌細胞可以被那些藥物所殺,也就可以當作醫師與病患癌症用藥的參考。在精準醫學的年代,精確的知道癌細胞的弱點,精確的投藥,可以盡量避免因藥物無效造成之病情延誤及副作用。
溫馨提醒:
※選擇CTC藥物檢測的好處?
•僅需少量血液進行檢測,不會造成病人身體負擔
•省時、簡易、安全的癌症檢測
•比基因檢測更能精準預期化療或標靶藥物之療效
•避免無效化療或標靶藥物使用後之副作用及病情延誤
案例分享-大腸癌
X先生因為血便、腹部間接性疼痛等原因就診,在2018年於台南某大醫院確診乙狀結腸癌併腹膜轉移(第四期)。當時主治醫師建議X先生積極接受大腸癌一線標準化療和標靶藥物治療,X先生期間歷經噁心嘔吐、食慾不振、身體虛弱等副作用。治療過程中因為癌指數CEA上升和疾病惡化,於是醫師建議接受二線用藥。X先生為了戰勝癌症,再怎麼不舒服,也遵照醫囑,配合所有治療(五次FOFIRI +Avastin及一次FOFIRINOX+Avastin)。 但是療效依舊不如預期,2019年X先生因為腹脹、腹部悶痛不適等症狀,再度回診檢查,醫師告知癌症持續惡化。於2019年6月接受醫師建議,開始口服化療與標靶藥物(Lonsurf and Erbitux)後,不到三個月腹部又因腫瘤轉移至腹膜,引起嚴重腹水。在醫師建議下X先生接受「CTC循環腫瘤細胞藥物敏感性檢測」,經檢測後還有3種有效藥物可殺死癌細胞。後續X先生依據CTC結果進行治療,在14個月治療期間,癌症指數CEA從治療前大於72(U/ml)降至15,腹水狀況亦同時獲得改善。
案例分享-胰臟癌
C小姐於2016年在台中某大醫院確診胰臟癌伴隨肺部轉移(第四期),於2017-2019年歷經多次化療及免疫標靶治療( FOLFIRINOX, Abraxane+Gemza, Gemza+Oxaliplatin, Abraxane+Keytruda)以及口服標靶藥物Tarceva。然而於2019年12月,發現疾病持續惡化(癌症指數上升)。當時醫師認為腫瘤細胞已經對目前化療藥物有抗藥性,建議病人接受「CTC循環腫瘤細胞藥物敏感性檢測」,尋找有效的化療或標靶用藥,經檢測後還有3種有效藥物。後續C小姐依據CTC結果進行治療。在4個月治療期間,癌症血液檢查CA-199指數也從治療前大於2021(U/ml)降至459。
※文獻來源※
合作夥伴 英沛爾診所 台北院區: 02-87911877 高雄院區: 07-3456613